顶点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艺术

严父慈母养宝宝为什么严父慈母对孩子不见得

时间:2025-01-06 来源网站:顶点资讯

妈咪读呀

01

春节时和朋友聚会,其中有一个妈妈出了名的慈爱。孩子耍脾气不吃饭,她就赶紧递上手机哄;孩子吃两口不吃了,她筷子一丢就追出去陪孩子玩了。

“你这样是不是太溺爱了。”朋友友情提示。她笑一笑,说就打算要这一个了,不宠着他宠谁啊。

要是这个妈妈知道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可能就会改变想法了。

北宋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道理太简单了,宠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可是很多母亲只会爱、而不会管。所以,今天有人就说:慈母多败儿。

为啥呢?很多妈妈对孩子温柔大于严厉,对孩子态度慈祥缺乏微信。很多爸爸眼睛一瞪,孩子就老实了。很多妈妈就算眼睛一瞪,孩子还在嘻嘻哈哈。慈母心肠软,对孩子的生活照顾无微不至,有的失去了边境,渐渐地就变成了溺爱,逐渐地就会败儿。

02

心理学家李玫瑾告诉你:为什么慈母严父不好?

最近看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的一则视频,谈到了她对于上述观点的理解。

李玫瑾认为,我们中国的老话讲“慈母严父”,在过去,女性普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因此大多妈妈都是在扮演“慈母”的角色,而父亲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则扮演了“严父”,是让孩子“害怕”的那一个,因为父亲是一家之主嘛。

当今社会,情况则不同了。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妈妈在家掌权的家庭模式也非常常见。别说孩子,就连孩子他爸都得听妈妈的,这就是当下“严母慈父”的组合。李玫瑾教授认为,“严母慈父”的模式,非常好。

“父亲要做到慈祥,非常重要。因为父亲是威严的象征,是有力量的,他带给孩子一种厚实力量的感觉。”李玫瑾说。

慈父好在哪里呢?李玫瑾表示:“如果在家里,父亲多和孩子谈心、讲道理,孩子会觉得有人撑腰,天是塌不下来的。我记得以前我有个邻居,他总是说孩子。后来他的孩子有一次在和自己父亲沟通的过程中说,某某同学的父亲从来不吵他,总是讲道理,他很羡慕同学有这样的父亲,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羡慕有这样的父亲。”

这样的孩子,成长在宽厚理性、讲道理的家庭环境种,他自身的安全感很强,也容易接受父亲的说理。

但是,如果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太近了,结果是不一样的。不管男孩、女孩,过于和妈妈亲近了,ta就容易欺负妈妈,而且脾气变得很大。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就是这样,知道“挑软柿子”,专门选择和妈妈、姥姥或者奶奶闹,他知道家里的女性往往脾气较好,宠着自己,还能满足自己的一些要求。

“所以,我的观点是,应该母亲对孩子严格一些,做一名严母。做事果断,说什么是什么,比如今天要看动画片,说停就要停,不能商量。”李玫瑾说。

那对于父亲来讲,要有耐心。即使孩子做错事情了,也不要上来就打骂,一顿咆哮。“咆哮帝”是管教不好孩子的,好好讲道理,把孩子当成朋友来对待,这样的孩子,反而会更懂事。

所以,在现在的社会,慈父严母这样的家庭模式值得提倡,李玫瑾教授也希望那些严格的父亲、软弱的妈妈能参考她的建议,改变教育孩子的模式,此举对孩子、对家庭都是有益的。

03

历史上,那些严母往往教出了许多有出息的孩子。

“孟母三迁”的典故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严厉的母亲,她深知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每次搬迁到环境不好的地方,她就果断采取措施,搬走!不仅如此,她还树立了管理孩子的威信。

《三字经》有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学习不认真,孟母正在织布,就问他:“你读书学习是为了啥?”孟子答说为了自己。孟母二话不说就用剪子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说:“那你要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织布机上的布一样,(话外之音,看我饶不饶你!)”孟子吓得大气不敢出。后来每天勤奋攻读,最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孔孟圣人。

慈母败儿,败就败在很多妈妈态度不鲜明,规则也没有制定好。遗憾的是,而很多父亲在教育孩子中又总是缺位,使得慈母严父的结构比比皆是。

曾有一份针对北京3~6岁幼儿父亲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还有一项针对天津的调查显示: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父亲“缺席”,母亲于是成为绝对主角。

有一段时间,“丧偶式育儿”成为热词,正式基于上述原因。父亲忙,跟孩子交流少,为了树立威信,父亲又没有方式方法,容易搞成强硬派,一来二去,严父慈母的模式更坚固了。

所以,要想把孩子管理好,妈妈强硬点,爸爸多付出点,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才能管得住、容易成材。

对比一下,你家属于哪种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小说月刊官网

科技与创新

品牌研究官网

中国科技数据库医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