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原因是什么传染性非典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原因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有什么症状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原因
病因
一、西医病因: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以及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造成传播。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男女性别间发病无差异,身体抵抗力降低与发病密切相关。
二、中医病因:五运失常,六气乖张,加上人体正气不足,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体为SARS-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有包膜,直径多为6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长约20nm或更长,基底窄,形似王冠,与经典冠状病毒相似。室温24℃下病毒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日,在腹泻患者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日以上,在血液里存活约15日,在塑料、玻璃、布料、金属等多种物体表面可存活2~3日。对温度敏感,37℃可存活4日,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病毒基因组与经典冠状病毒仅约有60%同源,但基因组的组织形式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国内外已经报道了多株SARS-CoV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其变异程度不高。病毒感染人类早期基因变异速度很快,但传染性不强,适应一段时间后,变异趋缓,传染性大幅增加,晚期变异进—步变慢,几乎很少变异,传染性仍很强。
发病机制
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SARS-CoV侵入人体呼吸道,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病毒血症。患者细胞免疫受损,周围血淋巴细胞特别是CD4细胞减少,肺部出现过度炎症反应导致弥漫性肺损伤,临床过程和结局与ARDS相似。有免疫偏移假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及传染途径
SARS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发病第2周传染性最强。一般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其传染性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退热后及恢复期时传染性迅速下降。每个患者传播毒力不均相同,有的“毒王”可以传染几十人,有的却一个人也没有传染。回顾性调查发现传播力强的所谓“毒王”几乎都是老年人或具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本身比较容易受传染,感染后也往往传播力强。
SARS的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有报道说果子狸身上分离出的病毒了含有SARS—CoV的动物。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气溶胶传播也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是被高度怀疑为严重流行疫区的医院和个别社区暴发的传播途径之一,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患者见面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吸入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
(二)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与亲友在治疗、护理、陪护、探望患者时,同患者近距离接触次数多,接触时间长,如果防护措施不力,很容易感染SARS。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在1~12天之间,大多数在4~5天内发病,最长可达25天。WHO(世界卫生组织)确定SARS潜伏期为10天。
2.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1)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2)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可有胸闷,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3)其他方面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体征
SARS患者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
目前SARS尚无特效治疗,应强调早发现,早隔离,早休息,早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呼吸机为主的综合治疗。
1.严格隔离,加强呼吸监护尽量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衣物、排泄物等严格消毒。
2.监测病情注意并监测症状,体温,呼吸频率,SpO2,或动脉血氧分析,血象,胸片(早期2~3d复查1次),以及心、肝、肾功能等。
3.卧床休息,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症治疗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1、发热超过3B.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及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5、腹泻病人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白细胞减少明显者应做相应处理。
5.氧疗气促或:PaO2<60mmHg或Sp02<90%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应给予鼻导管持续给氧或面罩吸氧,有条件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于重症病例,即使无缺氧的表现,也应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有低氧血症者,通常需要较高的吸入氧流量,使SpO2维持在93%或以上,必要时可选用面罩吸氧。应尽量避免脱离氧疗的活动(如去洗手间、医疗检查等)。若吸氧流量≥5L/min条件下,SpO2<93%,或经充分氧疗后,SpO2虽能维持在93%,但呼吸频率仍在30次/分或以上,均应及时考虑无创人上通气。
6.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通气治疗1h后,Sp02明显提高,可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增加肺容量和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防止肺泡损伤加重,可避免使用有创通气。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护理措施
1.合理饮食,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冷热要适中,五味要调和,不吃野生动物。
2.观察隔离,密切观察接触过本例的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15~20天,①戴12~16层口罩,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②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漱口、刷牙、换洗衣被,定期洗澡,理发梳头。
3.通风换气,清晨打开窗户,进行空气交换,每天至少三次,室内保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4.病区消毒
(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这类消毒和采用紫外线杀菌,加以过滤系统,可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滤除空气中的带菌尘埃。可以在有人的房间中进行消毒。
(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消毒:这类消毒机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不仅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可以在有人的房间中进行消毒。
(3)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由管式、板式或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的空气消毒机均可选用。要求在臭氧浓度≥20mg/m2,相对湿度(Rh)≥70%条件下,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方可进入(大约在关机后40分钟)。
(4)紫外线消毒:可选用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灯,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作用。一般按每m2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若需要紫外线灯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将其安装在待消毒表面上方lm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上述各种方式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每天2~3次。
(5)化学消毒剂薰蒸或喷雾消毒:过氧乙酸:将过氧乙酸稀释成15%水溶液,用量按7ml/m3计算,加热蒸发,薰蒸时间2小时。不同浓度过氧乙酸溶液的用量按1g/m3纯过氧乙酸计算。亦可用2%过氧乙酸按8ml/m3的量,使用气溶胶喷雾的方法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6)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市售品以过氧化氢为主要部分,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等,一般用量按过氧化氢50mg/m2计算,采用喷雾法,室温下作用30分钟。
5.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注意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的,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风扇)。
病房、走廊、检查室、X线室、B超室、检验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亦可用有效溴为500~1000ml/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拖地,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l00ml/m2。拖把应专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各用。
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用有效溴为500~1000ml/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2000ml/L的含氯消毒剂唢、擦拭,消毒作用10~15分钟。
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用有效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000mg/L含消毒剂溶液浸湿的脚垫,并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处理
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每病床须配置加盖容器。
1)对病人的粪便2倍量10~20%漂*乳液;呕吐物加l/5量干漂*,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对病人的尿液每100ml加漂*3g,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后再倒入厕所。患者使用过的便器用有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2)对病人的分泌物,应将装有足量的有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容器置于病床边,用于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经消毒后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倒入病房厕所。使用过的痰具每天消毒一次,用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溴为l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没痰具,消毒作用30~60分钟。消毒后冲洗干净,干燥各用。一次性痰杯用后焚烧。
6.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衣服、被褥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无纺布帽子、衣物、口罩、鞋套等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质农、被、帽子、口罩等,可用用效溴为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亦可用压力蒸汽121℃,20分钟灭菌。浴盆可用用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
(2)食饮具,病人的食饮具应专用,用过后应单独消毒处理。剩余食物煮沸15~20分钟后方可弃掉。食饮具的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如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深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3)纸张、书报可采用过氧乙酸气体薰蒸,方法同空气消毒。有环氧乙烷消毒柜的单位,可将被消毒物品置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5~6小时。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作焚烧处理。
(4)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造成污染。
(5)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有效溴或或有效氯为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然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体温计使用后可即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或75%乙醇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使用后立即用75%乙醇擦拭消毒。
7.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的消毒,救护车运载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应开窗通风,随车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应坐在上风处。病人离车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用担架、推车等物品用有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或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8.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卫生手的消毒。卫生手消毒可可用有效碘含量为0.3~0.5%碘伏消毒液、含70%乙醇和0.5%醋酸氯己定复配的手消毒液、75%乙醇深液或70%异丙醇溶液、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总1~3分钟,以防止因医护人员的手造成交叉感染。
9.污水处理,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现阶段可以适当增加消毒剂投放量,使总余氯量≥6.5mg/L。
- 上一篇:整牙步骤是怎样的五大整牙方法全揭秘
- 下一篇:脚上跖疣怎么治能断根跖疣会带来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