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明星年代建国后评选的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1961年7月,周总理参加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在与会代表游香山时,他慎重地提起评选中国电影界自己的明星一事。身为文化部副部长、主抓电影的夏衍迅速行动起来,全国四大电影厂的上影、北影、长影、八一厂纷纷上报了自己的演员候选名单。周总理亲自对名单逐一审核并挑选,主要突出新中国影坛的老、中、青演员队伍,并结合当年度轰动一时的影片主演,最后确定了上影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影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影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八一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戏实验话剧团的祝希娟等22人,定名为“新中国人民演员”,俗称“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这一评选结果公布后,全国各大小电影院和俱乐部的休息厅里,都悬挂着这二十二人的大幅照片。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他们的照片是那一代人相册中的珍藏,他们出演的影片浓缩了新中国电影从诞生到成长的历程,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社会的见证,是一组集体荣誉的群雕,也是新中国影坛银幕画廊高耸的丰碑。
白杨自三十年代主演电影《十字街头》登上银幕,之后拍摄了《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团结起来到明天》、《祝福》、《冬梅》《为了和平》、《金玉姬》、《春满人间》等多部影片。1989年主演《洒向人间都是爱》,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荣誉演员奖。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入选《中华影星》。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
陈强自1947年拍摄电影《留下他打老蒋》登上银幕,先后拍摄了《桥》、《白毛女》、《三年早知道》、《路考》、《魔术师的奇遇》、《红色娘子军》、《海霞》、《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等多部影片。1962年凭借电影《红色娘子军》荣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崔嵬1955年主演电影《宋景诗》,1956年主演电影《海魂》,1959年执导电影《青春之歌》,1960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杨门女将》,荣获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2年凭借电影《红旗谱》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63年执导电影《小兵张嘎》,荣获第2届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金迪自1958年参加拍摄影片《花好月圆》登上银幕,1959年在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以及1963年的续集中成功饰演了农村女青年孔淑贞。后又拍摄了《笑逐颜开》、《我的十个同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大雁北飞》等影片。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入选《中华影星》。
李亚林先后拍摄了《寂静的山林》、《水库上的人们》、《前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虎穴追踪》、《冰上姐妹》、《徐秋影案件》、《烽火列车》、《如此多情》、《炉火正红》、《柳暗花明》等多部影片。转行做导演后,导演了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什么生我》,分别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荣获“政府奖”、“金鸡奖”、“童牛奖”和法国巴黎电影“雄狮奖”最佳儿童故事片奖及意大利陶尔米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银奖”。导演的电影《井》荣获第十九届意大利陶米尔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三等奖。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入选《中华影星》。
庞学勤自1956年拍摄电影《边寨烽火》登上银幕,先后主演了《战火中的青春》、《甲午风云》、《朝霞》、《心连心》、《独立大队》、《古刹钟声》、《兵临城下》、《炉火正红》、《烈火中永生》、《花园街5号》、《追赶太阳的人们》等多部影片。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影星,1995年入选《中华影星》,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2014年获得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秦怡自1939年拍摄电影《好丈夫》登上银幕,先后主演了《遥远的爱》、《农家乐》、《马兰花开》、《红色的种子》、《摩雅傣》、《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女篮5号》、《北国江南》、《海外赤子》、《苦恼人的笑》、《雷雨》等多部影片。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2009年荣获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同年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上官云珠自1940年参演电影《王老虎抢亲》登上银幕,先后拍摄了《天堂春梦》、《丽人行》、《太太万岁》、《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南岛风云》、《枯木逢春》、《血碑》、《今天我休息》、《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多部影片,获得过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影星,1995年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2005年荣获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奖。
孙道临自1948年参演电影《大团圆》登上银幕,先后主演了《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万紫千红总是春》、《永不消逝的电波》、《南岛风云》、《革命家庭》、《红色的种子》、《不夜城》、《家》、《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多部影片,并为意大利影片《王子复仇记》的哈姆雷特、法意合拍片《基督山伯爵》中的埃德蒙·当泰斯配音,至今无人能超越。导演了电影《雷雨》、《继母》、《非常大总统》等影片,与姚寿康联合执导的传记电影《詹天佑》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过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1961年入选新中国电影22大明星,1995年获得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
田华1950年在电影《白毛女》中扮演“喜儿”被观众熟知,195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参与了影片《党的女儿》、《花好月圆》、《江山多娇》、《夺印》、《秘密图纸》、《风暴》、《碧海丹心》、《白求恩大夫》、《奴隶的女儿》、《法庭内外》、《寻找成龙》、飞越老人院》的拍摄。1961年入选新中国22大明星,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2009年获得第12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王丹凤自1941年参演影片《肉》步入影坛,先后拍摄了《新渔光曲》、《教师万岁》、《民族的火花》、《青青河边草》、《瑶池鸳鸯》、《锦绣天堂》、《彩凤双飞》、《向阳花开》、《家》、《海魂》、《护士日记》、《风流人物数今朝》、《女理发师》、《春满人间》、《桃花扇》、《儿子、孙子和种子》、《玉色蝴蝶》等多部影片。1961年入选新中国22大明星,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入选《中华影星》 ,2013年获第1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荣获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