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科技

心肺复苏急救方法你会吗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

时间:2023-07-19 来源网站:顶点资讯

心肺复苏急救方法你会吗 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一、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的方法

第1步判断有无意识

看到有人倒地或沉睡不醒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其有无意识:轻拍病人双肩,并在他双侧耳边大声呼喊:“您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清醒的患者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回忆起发生过的事,认识熟悉的人;若无任何反应,没有正常呼吸,则为意识丧失。

检查有无脉搏时,通常可以通过触摸桡动脉判断,即腕关节以上2厘米处,靠拇指一侧搏动最明显。对不省人事的患者,应检查颈动脉5—10秒,判断心跳是否停止。若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1.由于检查颈动脉的搏动误差率较大,可能会影响快速判断,所以非专业急救人员不需要一定检查颈动脉。简单而实用的判断方法是:当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正常呼吸时,即立刻进行心肺复苏。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晕倒都因为心脏骤停,如是因为其他原因,却乱用心肺复苏,反而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第一步必须冷静做好判断。

2.非专业人士在检查患者已无意识后,若只有一人,可高声呼救,并立刻拨打120。经过培训已经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人员,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尽快着手进行心肺复苏。

第2步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目的是起到让血液人工循环的作用。

首先,摆好姿势。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应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如果患者在软床或沙发等软平面,则应将其移动到地面或在其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木板,便于施救者或站或跪在一侧进行按压。

其次,找准心脏按压部位。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通常为胸骨中下段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手交叉互扣,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要弯曲,用双肩向下压形成压力。

再次,掌握力度,胸腔按压。施救者上身前倾,以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的胸骨下压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但掌根始终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如按压强度有效,在按压中可感受到颈动脉的搏动。

最后,控制频率。胸外按压心脏的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连续按压心脏30次后,人工呼吸2次。按照按压与呼吸比例30∶2循环进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心肺复苏中,我们称小于1岁者为婴儿,1—8岁者为儿童,对这些患者须采取特殊的急救方法。具体方法是:1.婴儿胸外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向下一指处,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每分钟100次,下压至1—2厘米。8岁以上的儿童采用与成人相同的方法。

注意事项:

1.老人的骨质脆弱,要尤其注意力度问题,但不能因为怕肋骨骨折而令力度打折,下压不够5厘米,不能起到有效作用。

2.如果施救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的专业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到患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法,则可以按压和呼吸比例30∶2进行。

第3步打开气道

进行了胸外按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时需要施救人员打开患者气道,清理其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痰液、血液等。可用双手扶住患者头部,使其偏向一侧,利于液体状异物的顺势流出,也可以将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手帕,从口腔中掏取异物,并取出患者假牙,以防脱落滑入气道造成窒息。

当患者丧失意识后,舌根容易黏附于咽部后壁,造成气道阻塞。所以需用以下手法开通气道:应用一手压住前额,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指尖对齐,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让头充分后仰,至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注意事项:

1.对于没有意识的患者,不要盲目地用手指在口腔中清掏。

2.对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打开气道的方法应该谨慎使用。

第4步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有两种,一为口对口,二为口对鼻,但通常第一种更多见。因为空气中含氧气21%,呼出气体中仍含氧气约16%,口对口吹气,完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救助者将一只手按压在患者前额处,使其头向后仰,同时用这只手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提下颌,保持患者气道通畅。然后,救助者用口唇严密包住患者口唇,平稳向内吹气。

如果吹气有效,患者胸部会鼓起,并随着气体呼出而下降。吹气后,口唇分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施救者侧头呼吸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吹气。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频率是成人每分钟8—12次。

注意事项:

1.如牙关紧闭或口腔严重损伤,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用口对鼻吹气。

2.婴儿体型较小,应用嘴密封婴儿的口鼻。

3.经人工呼吸传染疾病的几率很低,但基于卫生或心理原因,可用面罩或防护膜相隔,但若没有,请你也不要犹豫。

二、心肺复苏急救方法大全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

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

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

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

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

A保持呼吸顺畅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B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呼吸膜防止患者体内细菌传播,在没有呼吸膜保护的情况下急救员可以不进行人工呼吸。

若伤员口中有异物,将伤员面朝一侧(左右皆可),将异物取出。若异物过多,可进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即用口包住伤员鼻子,进行人工呼吸。

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按压伤员胸骨下1/2处。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三、心肺复苏操作手法

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2,再将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错,握紧右手。按压时不可屈肘。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下1/2处,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此外在进行心肺复苏前应先将伤员恢复仰卧姿势,恢复时应注意保护伤员的脊柱。先将伤员的两腿按仰卧姿势放好,再用一手托住伤员颈部,另一只手翻动伤员躯干。

若伤员患有心脏疾病(非心血管疾病),不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四、怎么给儿童心肺复苏

操作要领

1.儿童心肺复苏法开始同成人一样先判定意识是否消失。然后判定呼吸是否停止,抢救者看不见患孩胸腹抬起,感觉不到或听不到呼气时的气流声,,应立即打开气道,马上进行呼吸急救。抢救者的嘴必须将婴儿的口及鼻一起盖严;如病人为儿童就像对成人一样,捏住鼻子,套住嘴进行人工呼吸。吹气时先迅速连续的呼气两口,以便打开阻塞的气道和小的肺泡,避免肺脏回缩。吹气的力量以胸郭上升为度,人工呼吸的频率,婴儿为每分钟20次;儿童为每分钟15次。

2.一旦打开了气道和进行了两次吹气后,就必须检查脉搏。对婴儿,一般检查肱动脉,它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婴儿胸外按摩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的按摩部位较婴儿为低,成人则更低。

3.婴儿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按摩,胸骨下陷深度为1.5-2.5厘米;每分钟100次。对儿童用一只手掌根,下陷深度为2.5-4.0厘米;每分钟80次。

注意事项

1.不管婴儿或儿童,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经率均为5:1。

2.经抢救后呼吸恢复,立即去医院继续诊治。

黑龙江科学杂志

饮食保健期刊

名汇杂志

农业技术与装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