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宝小老虎好不好养雄虎一点忙都不帮单亲
老虎是自然界里的顶级捕食者,从小到大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过关于老虎的事情,其中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雄虎是极不负责任的父亲,在母虎受孕之后就一走了之,丝毫不参与之后的育幼过程。
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过不是雄虎主动要离开,真实情况是它被母虎逼走的。发情期雌雄一起生活,但当母虎受孕之后,态度就会发生两级反转,开始变得敏感易怒,时不时给雄虎脸色看,于是这个时候雄虎也很识趣,选择默默离开。
众所周知,单亲母亲想要养大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而自然界里面的很多雄性个体,都不会参与育幼过程,比如老虎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在母虎受孕离开之后,雄虎的确不会参与育幼过程,而且几乎是一点忙都不帮,全靠母虎将幼崽拉扯大,那么单亲母虎又是如何养大幼崽的呢?
研究发现,当妈之后的母虎,会出现许多改变,其中有3个改变策略,能帮助母虎轻松应对整个育幼阶段。
暂时告别居无定所老虎是一种具有显著探索行为和高度移动性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居无定所,平时是没有固定巢穴的,几乎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休息。
然而当母虎从即将临盆到幼崽长大离开的这段时间,它们会暂时告别居无定所的日子,过起定居的生活。母虎怀孕的初期是不显肚子的,所以这个阶段它们跟单身时没啥两样。
而到了即将生产的最后3-5天时间,母虎就会在领地内选择一处安全的地方,然后搭建简易的巢穴,作为之后的产房以及幼崽的主要居住场所。
老虎是非常机警的动物,所以它们营造的巢穴也不止一处,通常是有3-5处,其中一处是主要巢穴,其余均为临时居所。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孟母三迁”的典故,主要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老虎在养娃的过程中也会有多次迁徙,主要就是出于安全考虑。
刚出生的小老虎十分脆弱,自然界里的很多猛兽都能轻易杀死它们,所以当母虎认为此地不安全后,便会带着幼崽迅速转移到另一处巢穴里,这样能有效保护幼崽的安全。
行动效率大大提升科学家们曾追踪研究过一只名叫“瓦瓦拉”的母虎,发现平时它的活动范围大概是500平方千米,而怀孕生下小老虎之后,它的活动范围就一下子缩减到180平方千米左右,并且它的活动范围几乎都是以巢穴为中心点。
当了母亲的“瓦瓦拉”行动也迅速了不少,平时往返捕食地点与巢穴的时间可能要20分钟,养娃期间可能就只要15分钟。
尤其是在小老虎出生后的两个月内,这时的小老虎高度依赖母虎,所以这个时期的母虎行动效率会大大提升。
从母虎的活动范围以巢穴为中心这点就能够看得出来,当母亲之后,母虎的所有生活重点都放在了幼崽的身上,它缩减活动范围,提升行动效率,目的就是缩减离开幼崽的时间,腾出更多的空闲与幼崽待在一起。
成年之后的老虎没有天敌,可幼虎就极容易受到金钱豹、豺、熊、猞猁等猛兽的威胁,所以母虎的这项策略改变十分重要。
另外,为了在活动范围减少、外出时间减少的情况下,猎物依旧能够得到保障,所以早在怀孕选址营造巢穴的时候,母虎就会选择猎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捕食策略更加激进小老虎出生的前8周时间左右,消化系统是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所以这个阶段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母虎的奶水。
处于育幼阶段的母虎,因为要保障有充足的奶水供应,所以它们的食量会比之前增加50%左右,这就意味着在育幼阶段,母虎要捕获更多的猎物。
都说母老虎更凶,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育幼阶段的母虎,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在捕食策略上,也会更加激进,更愿意去尝试捕获那些体型更大、难度系数更高的猎物。
捕食策略的改变是可以预见的,首先养娃阶段的母虎外出时间就更少,活动范围也更狭窄,唯有捕获体型更大的猎物,才能补齐其他项带来的损失。
老虎是非常机警的捕食者,一项基于锡霍特山脉地区的研究发现,东北虎的猎物喜好多为马鹿、野猪、狍子等体型中上的猎物,体重基本不超200公斤。
然而在“瓦瓦拉”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一旦处于育幼阶段的母虎,所捕获的猎物体型,也会比往常明显大得多。
不得不说母虎这个单亲妈妈还是很伟大的,在得不到雄虎的半点帮助下,仅凭自己的三项策略改变,就能轻松应对整个育幼过程,将一胎小老虎养大。
平均来说,小老虎在一岁半大的时候就具备了独自生存的能力,但这个时候它们并不急于离开母虎,而是会跟随母虎继续生活一段时间,让身体进一步强壮的同时也巩固一下自己的生存技巧。
大概2年多的时间,小老虎就会离开母虎,这也就标志着母虎育幼过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