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养的白白胖胖真好可爱白白胖胖的更健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你把娃养得真好,白白胖胖的,一看就很健康”
“你不让娃吃吧?为啥看起来这么瘦呢,一看就营养不良”
这些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生活中,已经听了无数遍。
孩子胖一点,在别人眼中都是健康;若是瘦一点,明显就是不健康!
很想问一句:什么时候胖瘦,成了判断孩子健康与否的标准了?
孩子养胖了,真的好吗?
有一种健康,叫做奶奶觉得健康!
确实,在很多长辈看来,孩子就是要胖乎乎的,这样看起来才更可爱,也更健康。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孩子胖点,说明他吃得好,吸收好!
不否认,胖孩子在吸收和食欲方面,确实更好一些!要不然,也不会拥有如此“健康”的身材啊,毕竟什么东西都是相互的。
可问题是,孩子养得太胖,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健康,反倒是存在很多健康隐患。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家庭用“血泪史”换来的证明。
小时候长得胖的孩子,长大后大抵也是瘦不下来的。这样一来,他们生病的概率,就会比瘦的孩子更多一些。
都知道,肥胖有害健康,会引起很多疾病。那为何到了孩子这里,就一定要让他们胖一些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重点是,从小就胖的孩子,在生长和发育阶段,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高。这么说吧,孩子吸收的营养都横向发展了,哪里还能纵向发展呢?
在孩子肥胖的问题上,有关人士特意做了调查和跟踪:
小时候胖乎乎,在长辈眼中可爱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多半都逃不过肥胖的命运。而且肥胖的概率,可以高达80%左右,这个数字是极其可怕的。
别让“胖”,成为影响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
为了孩子将来的健康和生活着想,真的要控制他们的体重,别在长胖了。至于长辈那些“好心”的建议,该回绝的时候,也要一正言辞的回绝。
当然,第一步不是帮助孩子控制体重,而是先找到让他们变胖的直接原因。老话说“对症下药”才有良效,只有精准的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瘦下来。
原因一:过度喂养
从月子里开始,就以孩子“能吃”而骄傲。当别的娃吃30ml奶粉时,自家孩子已经吃60ml,甚至90ml,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殊不知,这种喂养方式,真的大错特错。过度喂养,只会把孩子娇嫩的胃“撑大”,让他的食量被迫增大,还会影响肠胃健康。
原因二:不好的饮食习惯
总觉得孩子长身体,就要多吃一些好的,于是安排了各种他喜欢的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没错,这些人食物确实让孩子吃得很开心。
可是,这样的饮食习惯,真的可以用“挑食”来形容。长时间吃油腻的食物,真的是层层长肉,脂肪含量实在太高。
原因三:懒得运动
吃得好,又不运动,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一大原因。要么被父母逼着学习,连家门都没有时间出;要么就窝在家里玩游戏,坚决不出门。
因为长时间不动弹,那些吃进肚子里的高脂肪食物,自然也没有机会消化出去。到最后,都变成了身上的“肉肉”,怎么都戒不掉。
想要控制孩子的体重,只需两个办法
俗话说得好:管住嘴+迈开腿,就没有瘦不下来的体重。
现阶段,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其他的减肥方法并不适合他们。不管怎样,他们都只是孩子,身体还在生长的关键期,千万不要滥用其他方面,不然会破坏身体的生长环境。
第一步:管住嘴
接下来,要在饮食方面多加调整,那些所谓的营养食物,就别再让孩子吃了。除此外,还要多添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缺一不可。
高脂肪、高碳水、高热量的食物,从此就成为孩子餐桌上的大忌。只有远离这些不健康的食物,才能更好的保持体重。
第二步:迈开腿
孩子应该朝气蓬勃才对,无论他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父母都应该支持才对。当然,前提是保护好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
作为父母,也要跟孩子同频,成为他们运动路上最好的伙伴。很多时候,孩子的缺乏毅力,很难坚持下去,若是有了父母的陪伴,可能会好一些。
胖,从来都不是衡量孩子健康的标准!相反,胖还会把健康隐患带给孩子!
所以说,别再被骗了,那些说“胖了更好”的长辈,他们其实都不懂育儿。